高三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语文试题,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高三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精准预测卷(二)2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
2、2024年的高考是几月几日
3、2024年高考作文
4、2024年高考考哪几门课
5、2024年高考总分多少分满分
6、2024年高考是什么时候
7、2024年高考
8、2024年的高考时间
9、2024年高考人数大概多少
10、2024高考真题
2语文试题)
秘密★启用前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号座位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号本试卷上无效。考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王海龙:李老师您好!访谈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学者们往往将访谈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材料或论文论据。那我就会想到访谈的可靠性、可信度的问题。“访谈”这种形式,会不会让受访者在回答问题时为了追求某种自洽而失真?一李敬泽:你说的是一个认识论上的悖论和陷阱。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的言谈,都不见得是一个可靠的证据。有一段时间,口述史比较流行,口述实录如果合号生格,一定是听这个人讲完后,还要查看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对他所讲的这一切进行审慎的辨析。考我记得在唐德刚为胡适作的口述实录中,订正、考证的篇幅比口述正文还要长。这就表明口述常常是靠不住的。这个靠不住有个很客观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记忆会骗人或者自我欺骗。比如,你现在让我回忆20世纪90年代的一件事情,我可以跟你说很长时间,我也没有想欺骗你,但我的记忆是靠不住的,我的记忆在骗我自己。王海龙:我读过您不少散文,您的散文中有很多传统因素。一般所言的“传统”都指向古代,但在学界也会指向现当代。比如一直流行的“现代文学新传统”或“新文学传统”。所谓“现名代”不过一百多年,人们现在建构起来的“现代文学新传统”有多大实际意义?姓李敬泽:传统其实就是我们所领受的,构造了我们知觉结构的文化要素。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人,他身上就没有传统吗?其实是有的。他的身上有孔子、有老子,儒、释、道都在其中。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必要说1919年以前属于传统,1919年以后就不是传统。我们这些人身上不活着鲁迅吗?不活着那么多红色经典吗?对我们而言,这些都是传统的当前状态,都同样构造着我们。不仅现代有传统,当代也有传统。20世纪80年代不是传统吗?80年代在很大程度上构造着我们。当然,传统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有所不同,传统十分浩瀚,有人接受了这方面的内容,有人接受了那方面的内容。传统是江河,不能拦个坝就把它断开。当然,就学术而言,建个坝是必要的,先把长江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然后自己只负责中游这一部分。每代人在确立自己时,都要处理与传统的相对关系,都要拦个坝区分新和旧,都要重新指认传统。王海龙:如果说文学传统是凭借作家作品成立的,那您觉得现在人们谈的所谓“经典作品”,是否真的具有经典性?县么意思。王海龙:我所说的“经典”指的是值得进入文学史的作品。相比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