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版)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3语文答案,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版)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3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3语文答案)
1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公,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B.六卿,又称六官,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后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C.三代,文中指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一词最早见于《论语》:“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D.书,古代的文体,可指书信,或指奏章文书。文中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书”用法相同。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论述了从农工至卿大夫各阶层不知廉耻而带来的对自身、家庭、国家不同程度的危害。B.材料二批评了北齐读书人教子的方式,赞扬了颜氏教子不随波逐流、不争于仕途的做法。C.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开篇都批评了当时世衰道微、士人不知廉耻之风日盛这一社会现状。D.材料三运用对比,认为用政令、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免于犯罪,但并无羞耻之心。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译文:(2)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译文:15.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让世人知耻明耻的方法。(3分)答: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昔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如鞠令、何易于,使无人焉见于诗歌文字,亦没没于后世矣。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翼城人,道光二年进士,官江西知县,终铜鼓营同知。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JKT·语文·纠错提分卷(八)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