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RL)试题,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RL)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2历史(RL)试题)
5.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中国通史》写道:“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汉B.战国C.秦朝D.西周6.自汉代以来,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如《逸礼》所言“天子驾六”,还是如《毛诗》所写“天子驾四”,一直是史家争论的焦点。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验证了古之天子驾六的乘舆制度。这说明传统典籍A.反映历史的真实B.须与考古发现相印证C.成为研究的依据D.其价值源于学者考证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社会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国家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下列哪项可以作为促成这一时期社会转型根源的解释A.各国变法的进行B.铁器牛耕的使用C.诸侯争霸的出现D.兼并战争的激烈8.截止至2018年,有学者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统计,江苏地区共出土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出土战国时期铁器6件,包括农具铁锸1件、䦆2件、镰刀2件,日用器具鼎1件。据此推断春秋战国时期A.生产水平有所提升B.冶铁技术得到普及C.青铜器不再被使用D.铁农具的体系齐全9.《商君书·画策》记载:“(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秦国A.改革户籍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禁止私斗10.“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观念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可以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据此可知,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匡正社会秩序B.建立法治社会C.发展私塾教育D.宣扬儒家思想11.“在解决日益迫切、日益紧张的社会秩序问题时,他们有的热衷于君主在官僚机构各种权力的操纵,有的比较注重法律制度的绝对性和实用性。”材料中的“他们”属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2.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官员中出身寒微、来历不明的“新人”(指非贵族家庭的成员或亲属,姓氏中没有官衔或称号的人)占官员总人数的26%,战国时期则增加到55%。这说明A.出现社会转型B.墨家思想受到推崇C.新兴阶级崛起D.贵族政治已经消失13.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大面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由此可知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青铜文明的广泛传播C.我国手工业领先世界D.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初一历史第2页(共6页)(期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