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届U18联盟校月考(一)1历史答案,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高三2025届U18联盟校月考(一)1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历史答案)
(3)认识:政治制度为社会治理奠定了基本框架,社会治理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践和创新: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显示,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通过设立四监司、州一级增设通判等实践和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边区社会治理和全民族团结抗战;在新中国政治制度框架下,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地方治理、基层治理等实践和创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一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司”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地方,先后设立了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根据材料一“通判”与“知州”的设置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2)据材料二“以‘三三制’为原则”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巩固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材料二“边区浓厚的民主与抗日氛围”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边区民主政权探索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据材料二“参议员提交…议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们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进行了探索。(3)据材料一“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司”“通判”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显示,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通过设立四监司、州一级增设通判等实践和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据材料二“陕甘宁边区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制度”“边区浓厚的民主与抗日氛围”等并结合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边区社会治理和全民族团结抗战:据材料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中国政治制度框架下,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地方治理、基层治理等实践和创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综上,根据中国不同时期政治制度演变可以认识到,政治制度为社会治理奠定基本框架,社会治理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践和创新。18.【答案】(14分)(1)特点:中央和地方监察体系分开;监察向独立化、机构化演变;监察权逐步脱离行政干预;监察对政府机构有依附性,独立性有限;监察官员位卑权重。(一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积极: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察,严肃纲纪,防止贪污腐败;严格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治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对后世影响深远。(一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局限: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附于皇权,基本出发点是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统治,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皇帝。(一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解析】(1)据材料一“中央设有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在地方上,由秦以来的御史监郡制,逐渐过渡到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巡视监察”可知中央和地方的监察体系是分开的:据材料一“秦汉监察制度在向组织独立化、机构化演变”可知监察朝着独立化、机构化演变;据材料一“地方监察与行政不再合署办公,是监察脱离行政干预的标志”可知监察逐渐脱离行政干预;据材料一“这时的监察组织仍有很强的依附性,职能交叉明显”可知监察仍然对行政机构有依附性,并且存在职能交叉现象;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官员位卑权重。(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在于:对地方的监察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对官员的监察,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贪污腐败,利于政治清明,缓和阶级矛盾;总体来说,可以巩固封建统治,并且为后世所沿用。但是,监察机构是君主为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强化对地方控制为初衷而设置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从目的上是服务皇权的,从本质上来讲它依然是人治。19.【答案】(12分)示例阶段:1949-1959年。(1分)论题: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分)阐述: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长期的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一片凋敝、百废待兴。1949一1952年,党和政府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改革等举措,逐步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根本大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制保障。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开创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的新模式。1953一1957年,在苏联的帮助下,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与此同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第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