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东南“六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学情联合调研试题卷语文试题,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安徽省皖东南“六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学情联合调研试题卷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材料二: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节选自《墨子·兼爱》)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是以A民皆B劝其赏C畏其罚D相率而为E贤者F以贤者众G而不肖者寡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乎”为介词,相当于“于”,与《五石之瓠》中“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乎”用法相同。B.“党”意为“偏祖、偏私”,与《论语》中“群而不党”的“党”意义不同。C.“焉”表反问,意为“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的“焉”意义相同。D.恶,意为“不善良,不好的”,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非恶其声而然也”的“恶”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圣人尊贤而任能,对于选拔上来的贤人则给予高官富贵,对于无能之人侧免去其职位,由此,竞相为贤之风日起。B.贤者治理城邑的时候早出晚归,翻耕种植,栽种果木,收聚豆菜等,使得民众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C,墨子在论证上追求语言浅显、逻辑严谨和结构清晰,表达观点时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D,材料二第二段从反面立意,指出如果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4分)(2)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4分)14.墨子在《尚贤》中对“贤者”的行为作了具体阐释,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高二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