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语文答案,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语文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蝶恋花南宋陆游桐叶展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注】①作者晚年因主和派力阻而被罢官,此词作于此时。②扬雄讽谏汉成帝之作。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第一句写了桐叶飘零,寒蛩夜鸣,营造了静谧、祥和的氛围。B.“黯黯长安路”一句具有象征意味,感觉通向京城的路分外暗淡。C.词人被罢官,无奈回乡隐退,但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无人托付,难以放心。D.全词四层,一抚今,二思昔,三现实,四以往。今昔交织,回环往复。16.词的最后两句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请根据词作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邦彦在《苏幕遮》中想象自己乘船划桨,在开满荷花的河流中穿行的两句是:(2)“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已。”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3)“桂”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又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1982年10月2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A,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入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的小说,有着奇特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语言也()时而简洁紧凑,B,既有庄严的叙述,C,取得了()的艺术成就。小说讲述了一座虚构的城镇“马孔多”里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借此展现了拉丁美洲人民几个世纪的生活和奋斗历程。(选自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学提示”)18.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3分)19.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C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高二语文试卷第9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