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人民教育)试题,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人民教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人民教育)试题)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一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238答案A题号91012131415答案DA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1)周实行分封制,秦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加强;周的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秦实行皇帝制度,专制主义强化;周是集体劳作的奴隶制经济,秦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周注重礼乐与德治的作用,秦注重法治的作用等(每点2分,任意3点6分。答案不拘泥于本表述)(2)相同点:主要着眼于制度考察;变革前后差异大,影响深刻。(每点2分,任意2点3分)评论:其一:我认同唐宋变革,“唐宋变革”不是把唐、宋两代分割为二,也不限于政治上的变化。政治制度上,宋朝重文抑武,根治割据;扩大科举取士,民参政,唐朝残存的士族政治消亡。继唐朝均田制废除,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宋朝“不抑兼并”,租佃制发展,佃农是国家编户,与主户相同,改变前朝的附庸模式。城市坊市制度自宋被彻底打破,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地位提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懈、贱民阶层缩小。经济格局上,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货币符号化。外贸形成海路为主,主销瓷器的格局。思想文化上,理学兴起,三大发明取得突破,文艺走向世俗化民化个性化。历史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唐宋变革”切实存在,当然不是西欧那种“近代化”。其二:我认同唐宋两朝历史虽有不同,但总体上仍然从属于中国史的内在演化规律,不具备西欧那种“近代化”的意义。政治方面,在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宋代创立了二府三司制,但本质上都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并未出现了近代民主制度;经济方面,宋代手工业、商业较唐朝均有长足发展,但这都建立在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且未产生机器化大生产;文化方面,宋代文化更具民化、通俗化特色,但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价值取向变化的反映,是封建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具备近代化色彩。评分说明:阐明观点1分,一个角度2分,三个角度5分。示例仅供参考,行文不拘泥于本表述17.(1)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对峙结束,开始走向合作;卢沟桥事变后,中共向国民党递交国共合作宣言;改编军队,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每点2分,任意3点6分)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