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丁丁冬冬学识字(二)2》教学设计之一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2》教学设计之一)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在要考进士时,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任宰相的郑馀庆为他宣扬美名,因此韩愈很快就出了名。B.在徐州做张建封的幕宾的时候,韩愈认为自己的文采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C.韩愈在柳涧的问题上,没做充分调查,就认为两个刺史相互祖护,上书朝廷替柳涧开脱,被皇帝降为国子博士。D.为了求得释迦文佛骨的保佑,从皇帝到百姓都十分虔诚,韩愈因为一向不喜欢佛教,于是上表反对,皇帝大怒。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数月,济美罢郡,出居公馆,涧遂讽百姓遮道索前年军顿役直。(5分)(2)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7题秋兴八首①(其三)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了诗人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无不惬意,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了忧愁。B.领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了渔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飞的美景。C.颈联诗人通过运用典故,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D.尾联诗人联想到了年少时的同学们如今都事业有成,饱含诗人对同学富贵生活的羡慕。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中的“兴”同《诗经》“赋比兴”中“兴”用法相同,可以理解成“感秋而寄兴”。B.领联“以乐景衬哀情”,虽然眼前的渔人、燕子自在又惬意,但诗人的内心却哀愁无比。C.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叙事,将眼前之景同古今文士事迹结合在一起,来表达思想情感。D.诗人以匡衡、刘向自比,又将自己与昔日的同窗好友进行比较,使自己愁上加愁。17.本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8分)(1)《劝学》中以“”为喻,引出要广泛学、不断自省而成君子的结论。(2)《师说》中“”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3)《赤壁赋》开头,写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的“”两句。高一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