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下于庙堂”,认为关心“生民之生死”才是王道,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王夫之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但并未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故排除C项;材料中是对传统政治伦理的突破,并未对程朱理学进行抨击,故排除D项。7.A考查西学东渐。材料反映出1879年之后的晚清时期汉英词典流行现象。这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的思潮密切相关,是为了满足广大英语学者的需求,以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与国际接轨,救亡图存的需要,故A项正确。汉英词典流行与列强对华文化渗透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B项;C项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学英语并非等于崇洋媚外,故排除D项。8.D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发动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共继续践行团结与合作的统一战线方针,故D项正确。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才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故排除A项;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故排除B项;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排除C项。9.A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根据材料可知,19331936年,中国生产的铁矿石大部分出口,但钢铁的进口量却很大,这说明中国工业发展不衡,以钢铁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非常落后,故选A项。B项所述符合史实,但材料只涉及铁矿石的出口和钢铁的进口,未体现中国整体的外贸情况,故排除;中国民族工业稳步发展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史实,故排除C项;从材料无法得出世界经济状况,故排除D项。10.A考查新中国的经济。材料指出,陈云认为在城乡均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要“打破农产品被供销社垄断的局面”,让“私人企业参与到竞争买卖”,以活跃城乡经济,故选A项。1992年邓小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排除B项;材料强凋的是通过市场来活跃城乡经济,而不是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进程,同时这也不符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故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章立制时期,而不是改革时期,故排除D项。11.C考查现代中国科技“两弹一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苏联背信弃义,我国在原子能事业的研究过程中并未停滞不前,最终实现突破式发展,主要是因为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规划下,中国各科研单位、各地方、工厂及工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是由政府主导,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力协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而“八字方针”是1961年调整经济的方针,主要针对“大跃进”中的问题,故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故排除B项;D项表述过于夸大,故排除。12.C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材料指出,古埃及建筑风格“是地中海谱系最重要的源头之一”“一定程度【高三期末联考试卷·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3338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