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EB]八试题,目前2024届百校联盟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EB]八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生物-SJB-必考-HEB]八试题)
8D据图分析可知,C种群的曲线出现了两个峰值,说明由于环境变化,变异类型增多,S值较大和S值较小的类型具有更大的优势而得到保留,进化的结果很可能会形成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新物种,A正确:种群中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S值与P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S值是一致的(都是均数),说明a种群生活的环境稳定,与其祖先生活的环境最相似,B正确;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D错误。9.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基因A发生的是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属于碱基对的替换,基因B发生的是3个碱基变成1个碱基,属于碱基对的缺失,A错误;由F2果蝇中圆眼:棒眼=450:30=15:1,可知基因A、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隐性纯合子才能表现为棒眼,故只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B正确;从表中分析可得,A基因突变将导致蛋白质中氨基酸发生改变,使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改变,B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多肽链变长,使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但二者都无法判断这种性状是由酶的结构改变导致的,还是由结构蛋白质直接改变导致的,C错误;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1/5,D错误。10.ABD“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A错误;二倍体葡萄的染色体为2N=38,所以“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19条染色体的配子,B错误;“嵌合体”不同的花(2N细胞和4N细胞)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C正确;“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最少含有染色体38条,D错误。10.(B卷)CD14/21衡易位染色体,是通过染色体易位形成的,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来观察14/21衡易位染色体,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故观察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14/21衡易位染色体,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故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B正确;由于发生14/21衡易位染色体,该女性卵母细胞中含有45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该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3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错误;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分别是:①含有14、21号染色体的正常卵细胞、②含有14/21衡易位染色体的卵细胞、③含有14/21衡易位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④含有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⑤含有14/21衡易位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⑥含有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D错误。11.D为从土壤中吸收到更多的水分,干旱地区的植物都朝根系发达的方向发展,属于定向选择,A正确;尖而短的喙对达尔文地雀而言取食小种子效率更高,粗而深的喙对取食大种子效率更高,进化选择了两个极端而不利于中间值,属于分裂选择,B正确;婴儿的体重中间类型最适合,超过或低于都不利,属于稳定选择,C正确;疟疾地区选择镰状细胞贫血基因的杂合子,而对两侧一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不利,属于稳定选择。D错误。12.(每空4分,共20分)(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产生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3)50%【解析】(1)题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题图中①~⑥表示生物变异,由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变异是不定向的。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即可遗传变异产生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6
本文标签: